9/01/2012

It's not the end


回台灣超過一週,我才開始著手整理這趟四十五天的菲律賓之旅。

馬尼拉:
我的菲律賓想像,是藍藍的天空與清澈海洋的海島印象,對於馬尼拉生活像是街道與商店的想像,則是以台北作為模子,在加上歐美先進的元素所建立出的想像馬尼拉,可能也因為寂寞星球上以亞洲明珠來稱這座大城,直到我到達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機場,這樣的想像我堅信不疑。
雖然馬尼拉不如想像,但作為菲律賓的首都卻一點也不遜色,市中心有西班牙人留下來的古都城牆與舊教堂,是歷史所留下的痛,同時卻也那樣富麗堂皇。市中心的大馬路很有首都的氣魄,儘管路上總是擠滿著車子。
在菲律賓的四十五天中,我總去了馬尼拉八次,扣掉前兩天剛到馬尼拉以及最後一天前往機場那天不算外,實際上在馬尼拉當觀光客只有五天,這五天中有三天是順手起背包,搭上前往市區的巴士照著觀光局的免費地圖以及照著Google map自繪的簡易地圖,到現在我仍覺得自己攜著自繪地圖到馬尼拉,是我二十年以來做過最勇敢的事。

關於計畫:
再前往菲律賓之前,我對於計畫內容只有初步的了解,只知道這是關於文化交流、互動的計畫。為期六週的計畫,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六週都扎扎實實的完成所謂文化交流所該做的事,一開始預到了一週考試週,之後又因連日連夜下不停的季風雨放了四天假,最後一週則是另外一次的考試週。我在裡我想我告訴他們的並不多,但至少他們知道台灣說中文(Mandarin Chinese)而不是台語(Taiwanese);至少他們知道我們的政府不是北京政府,知道我不住在台灣特別行政區而是台灣,知道Chinese Taipei的Chinese不是指中國的意思(但外國人看就是中國台北,這在討論上也有難度);但同時他們也知道我們跟中國分享著同樣的語言(儘管用字和語法不完全相同),也過著喜氣洋洋紅通通的中國新年,也知道那廣大的中國歷史洪流中,對於台灣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這是我最難解釋清楚的部分,口口聲聲說我們不一樣,但我們卻學了幾千年的相同歷史,這部分要釐清真有點難度)。
我在菲律賓布拉干省St. Francis這間學校,發現台灣與菲律賓,兩地搭上飛機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達的地方,我們對彼此的瞭解少之又少。台灣,是一個他們有些親朋好友工作的地方。

people I meet there, Friends I meet there.
在台灣第二週,我想念我在那裡相遇的人。
我在菲律賓的四十五天中,對於人從小小的期待慢慢轉為很大的期待。我曾經說四十五天可能無法順利交到朋友,因為相處的日子太短,但之後我發現因為相處的時間短,我懂得在短時間內付出真心,每一句問好寒暄、每一次的關心都會獲得一段友誼,藏在腦海中的一段美好回憶。
朋有這種有感情連繫的關係,那關係像是刻在心頭上的一個小印記,一個印記可能在你孤身一人時、在你被朋友聚餐相談甚歡時,讓你想到曾經在異地有著與你一起嘻笑一起玩樂的朋友,那天的我們,有著孩子般的天真笑容。
離開那裡我感到難過,離開那些好不容易交成的朋友,最多只知道在未來的某天我們可能會相遇,可能是我下次做為一個朋友登門拜訪的時候,以一個曾經在他們記憶中短暫出現的外國朋友的身分。(我也期待有一天,他們能來台灣,拜訪我熟悉的地方)。

一個半月,六個星期又三天很短,而我在這裡遇到了我的外國朋友。他們讓我想再訪一次菲律賓,我想再見到他們,一個簡單的hi,一個相見的擁抱。
我不敢說我在菲律賓住了四十五天又能對這個新地方的了解提升多少,但我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與事,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